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一为唐朝宗室,??姓李,武则天时屠杀唐室子孙,于是携妻子隐居碧水丹山之间,改为吕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栖,故号洞宾。也有传他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之孙,因感仕途多蹇,转而学道。《宋史.陈抟传》记载吕岩为“关西逸人,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数来抟斋中”,是位修道有术的高士。《全唐诗》收有他的诗作二百多首。后世道教和民间称其为“剑仙”、“酒仙”、“诗仙”。吕洞宾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风尘,在长安酒肆中遇钟离权,“黄粱一梦”,于是感悟,求其超度。经过钟离先生生死财色十试,心无所动,于是得受金液大丹与灵宝毕法。后来又遇火龙真君,传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自称“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并发誓尽渡天下众生,方愿上升仙去。民间流传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铁拐李岳、飞剑斩黄龙等故事,吕仙形象深入民间,妇孺皆知。宋代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后世又称“吕纯阳”。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后,又被奉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称他为“吕祖”。全国各地广建吕祖祠庙,岁时祭祀,至今香火不断。相传吕祖诞辰为农历四月十四日。道教多于此日设斋醮以志纪念。着述甚丰,如《吕祖全书》、《九真上书》、《孚佑上帝集》、《孚佑上帝天仙金丹心法》等,然大多为托名。[1]襄邑(今河南省睢县)有袁家山,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在陆园地也。四围林树高耸,岩壑水水。木清华景逾濯锦,上建纯阳宝殿。额曰:“梦觉迷津”。后供吕帝合目睡像,趺坐胡床前,设丹炉。最后高亭四敞,豁达清虚。上供长生大帝,及八洞仙祖圣像,皆飞现云中。前后壁之间,留题圣迹颇多。书回道人志。
乘(袁氏家乘)载袁尚书始祖荣,世有隐德。递及尚书祖永康、父淮,皆崇奉吕帝最虔。可立降生之日,淮梦吕帝引一童云:“汝家世代行善,且知敬信我,今将徒为尔后。曰:异日此地当出仙人。”即以此肇祥。
淮甫晤而立生一生,章事业董宗伯,其昌(董其昌)志载甚详。而晚尤爱道,故于在陆园(袁家山)崇建殿宇数重,位置悉系梦中指点。皆隐寓丹诀之秘,至今灵应昭然焉。(《道藏辑要.吕祖圣迹辑要.在陆肇祥》)按:袁家山迄今保存完好,在河南省睢县,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为还愿而建,为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道场,公元2000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1]纯阳真人纯阳真人吕岩,是着名的八仙之一、道教的最佳形象代言人、社会活动家、道教内丹理论家、诗人吕洞宾先生。起吕洞宾,那真是妇孺皆知,无人不晓。有关他的传乃至绯闻也为数不少。吕洞宾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真实的吕洞宾其实表字洞宾,号纯阳子,名叫吕岩。
关于吕洞宾的身世,当然也有不少的传,有的他本是唐朝宗室之后,因为武则天要诛灭李家皇室子孙,不得已才随母亲姓吕。此传将吕洞宾的生年一下子提到了武则天时代,不过吕洞宾是神仙嘛,什么年代出生的也不稀奇。不过可靠一点的法是吕洞宾应为唐末五代时的着名道士,和陈抟老祖、杜光庭、谭峭等这些着名的道家高人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并有交往。吕洞宾从也并非就是专职学神仙的,他时候也是尖子生,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章,对他来统统菜一碟,被称为神童。但可惜生不逢时,唐朝末年,科场**,他考了几十年,却屡屡不第。但对于读书人,只有走科举这条路啊,所以吕洞宾四十六岁了,还坚持去应试,到了长安的酒店里,正想喝几杯消消愁,却见一位羽士着一白袍,在墙壁上题诗道: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
得道高人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