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还能沉住气等待。>
要是放在以前,大家伙估计全趴进了高梁地北边边缘的战壕里,瞪着大眼看敌人,心也早提到嗓子眼儿上了。>
李老四再下命令:“二班向西,三班向东,等战斗打响后,立即向高梁地边缘警戒的鬼子发动进攻,清除目标后顺高梁地边缘向北面的敌人发动全面进攻,务求全歼这伙鬼子!”>
很快,十一个人提着步枪,一个人腋下挟着轻机枪,一个人扛着弹药箱,蹿向夕阳下的北面高梁地边缘。>
另外两个班各十一个人,分别猫着腰蹿向东西高梁地边缘。>
高梁地边缘靠北位置,提前挖好的一条横向浅壕里。>
李老四对一班长点了点头。>
一班长强压心中的激动,重复战斗人员安排:“机枪居中,第一轮射击目标鬼子的指挥官,攻击时间为鬼子指挥官抽指挥刀时,暂无任务的弹药手负责步枪补射,确保第一轮射击击杀敌指挥官!”>
“两名精确射手带观察员分别布置在两侧,各自打掉自己的目标鬼子机枪组,并确保鬼子副射手接替进行第二轮射击,要是我听到一声鬼子轻机枪响,你们四个人扫一个月茅房!”>
“步枪一小组保持交替射击频率,在敌人发起攻击前将参加第一轮进攻的敌人打倒一半!二小组观协同观察员寻找鬼子掷弹筒…”>
李老四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枪法不咋的,所以他并不像大多数八路指挥员一样拿着驳壳枪喊一声打后对敌开火。>
五十米左右的距离,驳壳枪要是能打中敌人...大年初一烧了头柱香都不可能。>
...>
为避免再遭黑枪。>
先前遇袭的十余鬼子,散开在高梁边缘百米位置。>
增援的鬼子很快到达高梁地北面,与先前围在高梁地的鬼子班汇合。>
两军曹交流了一会儿后,立即布置兵力散开作进攻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多鬼子猫着腰,由北向南接近高梁地,到达高梁地边缘五十米左右,两挺轻机枪分别置于高梁地北面东、西角。>
持步枪的鬼子三人小组解下背包,压弹拉栓,按训练大纲要求,即将在机枪掩护下从正面突击,杀进高梁地。>
剩下的鬼子蹲在地上,如果发现高梁地敌人不止一个,再作第二梯队进攻。>
猎杀高梁地中卑鄙偷袭者的行动,即将展开。>
虽然那只老鼠可能仅有一只,但是俩鬼子军曹却都没有大意。>
狮子博兔,图个乐呵。>
不知是巧合,还是俩鬼子军曹故意配合...>
鬼子发起攻击的位置,距离高梁地边缘刚好五十米左右。>
高梁地四周,先前负责警戒的鬼子,端着步枪仍然趴在高梁地边缘百米开外。>
这样的场景,经历过多次…>
无论是八路还囯军,步枪子弹几乎很少能击中五十米开外的目标。>
而皇军精英,百米外击中目标,不过是最基本的射击水平。>
高梁地中的老鼠,冒头必死!>
东面某一条南北向沟里。>
北面的鬼子如预料般被吸引向西侧。>
鬼子扫荡队伍之间的空档并不大。>
胡义卸下挂在肩上的步枪,横端在手里。>
哗啦一声子弹上膛,猫着腰顺沟渠向北。>
在他身后,三十余人影自觉地排着队,不紧不慢地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