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
“要真是有俩箩筐”>
田小虎放下啃了一口的骨头,“我想要两筐鬼子的人头,官儿越大越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娃怪有想法噻!”>
那个川蜀口音的战士哈哈大笑道,“要老子说,那筐筐里倒不如放着我屋头婆娘和瞎叔公才好唠!”>
“放他们做啥子嘛?”>
一个明显北方长大的年轻战士模仿着前者的川蜀口音问道,并且不出意外的让地窝子里的战士们哄堂大笑。>
“格老子滴,莫要学老子讲话噻!”>
那川蜀的战士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捏着块骡子肉大声说道,“老子想婆娘怎么了嘛!”>
“老李,你想婆娘就想婆娘,带着你瞎叔公做什么?”又一个战士一边啃着大肉块一边乐不可支的问道。>
“我的瞎叔公不得了噻!”>
那被称作老李,但看上去也不过和赵金戈一样最多三十岁上下的战士咽下嘴里的肉辩驳道,“他起卦问卜准得很,简直是个神算子!我想让他算算噻,这啥子时候能打跑鬼子嘛!”>
这话一说出来,这地窝子里瞬间安静了下,紧接着,这些战士们也纷纷开口,那不存在的两口竹筐里,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只可惜...>
他们想要的那些“新年礼物”,卫燃没有一样能帮他们提前准备着。>
甚至,他都没办法开口,没办法给这些看不到一点儿希望却仍旧无比乐观的绝境战士们,透露哪怕只言片语的鼓励。>
在越来越热闹的讨论中,战士们也用骡子肉填满了肚子,并在喝了碗里不多的几口酒之后,又各自灌进去几大碗滚烫的飞龙汤。>
不过,这些吃的满头大汗的战士们却并没有休息,其中绝大部分一刻不停的重新拿起了油腻腻带着些许腥臭味的骡子皮,继续在胡八指的指导下,给他们新得到的大棉鞋缝制着套在外面的靰鞡鞋。>
除此之外,老张却点了几个战士,带着他们悄然离开地窝子不知道去了哪里。>
“卫燃同志,帮个忙怎么样?”>
同样在缝制靰鞡鞋的赵金戈在卫燃准备帮离开的战士缝制鞋子之前开口说道。>
“需要我做什么?”卫燃好奇的问道。>
“帮大家写封家书吧”赵金戈突兀的说道,“等你把照片洗出来,连他们的家书一起寄回去吧。”>
“这...好”卫燃点点头,应了下来。>
“就按照你给大家伙照相的顺序来吧”>
赵金戈话音未落,一个战士连忙说道,“俺是第一个,俺先来!”>
“我去找...”>
“我都帮你准备好了”赵金戈说着,从炕头拿出厚厚的一沓鬼子信纸递给了卫燃。>
“那就来吧...”>
卫燃说着,拽过来一个小板凳坐在了炕边上,借着上衣兜的掩护取出了钢笔。>
其实自打他进入滕县战场并且侥幸活着回来之后,就一直在有意无意的练习着繁体字,尤其经过叙情书寓的“捶打”之后,如今用繁体字写个信什么的,对他来说就算有难度,最多也就是偶尔提笔忘字罢了,到时候大不了用简体字代替就是了。>
“俺想给俺娘写封信,俺也不知道她还活着没有...”>
那战士坐在卫燃旁边的炕沿上,一边缝着靰鞡鞋一边诉说着他对母亲的思念和担忧,以及他在这里过的有多好,打鬼子有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