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皇子以及大元帝国的一众大臣。
诚然,江鸿飞的战功赫赫,东亚与东南亚的广袤土地皆归其麾下,这份辉煌足以令世人瞩目。
然而,在这辉煌背后,江鸿飞的日常却显得格外闲适。
他如同一位幕后棋手,精心布局,将战争的繁琐交由江修、江载等一众皇子和一众大臣打理。前线若有所需,他只需轻轻一点,他们便会妥善处理,确保战事无忧。
而打仗的事,他只要安排合适的人就行。
而江鸿飞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后宫中忙活,沉浸在家族的延续与享乐之中。
说真的,江鸿飞对江修、江载等一众皇子,乃至朝中重臣的勤勉与成效深感欣慰。
他甚至暗自思量,即便是亲力亲为,也未必能超越他们的表现。
所以,他才放手,让他们独当一面。
然而,当江修带着满腹忧虑,几乎是以一种恳求的姿态,向他倾诉心中的不安时,江鸿飞才意识到,这位儿子虽表面坚强,内心实则对未知充满恐惧。
江修坦言,他并非对父亲的能力有所怀疑,而是对即将面临的挑战——一个可能动摇大元帝国根基的难题,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与不安。
他渴望从江鸿飞这里得到一丝指引,哪怕是一个模糊的方向,也足以让他心安。
江鸿飞望着江修那誓要探明真相的眼神,心中暗忖,时机已至,是时候透露些许内幕了。毕竟,他这位能干且顺从的儿子若因此再有个三长两短,自己还需耗费心力另寻继承人。
于是,他打断了江修在那打感情牌:,淡淡道:“好了,你若真想知晓,去问你的岳父罢。”
江修闻言,连忙向江鸿飞解释:“父皇,儿臣……儿臣……”
江鸿飞见状,不耐烦地挥手示意他离去。
江修苦笑,心中暗自感慨:父皇表面看似昏庸,实则明察秋毫。
旋即,他又自嘲起来,父皇若非神明般无所不知,又怎能铸就这空前绝后的大帝国?
更何况,被江鸿飞带在身边历练过的江修深知,江鸿飞的布局深远,早在多年前,大元帝国的核心官员与将领间,已密布其眼线。大元帝国的一举一动,皆难逃江鸿飞的法眼。
这么说吧,贪官污吏,在江鸿飞心中,犹如白昼之影,无所遁形。
然而,江鸿飞常言:“稳定大于一切。”
在江鸿飞看来,这些贪墨之徒,终将成为朝廷的财源,待需时便一网打尽。
江修深知江鸿飞智计无双,全身上下每个毛孔都藏着心眼,自己那点小聪明,不过是班门弄斧。
因此,被揭穿后,他未做无谓争辩,恭敬告退,然后就赶紧溜之大吉。
踏出养心殿的那一刻,江修内心涌动的不仅是释然,更是激动!
他终于要知道,他父皇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了!
这份好奇,如同烈火烹油,驱使他直奔都堂,去寻那位被世人称为“王万顺”的宰相——王伦。????提及王伦,大元帝国上下无人不对他的传奇经历感到佩服。
曾几何时,他仅是一名落魄书生,生活困顿,无人问津,只能上山落草为寇。
然而,自从遇到江鸿飞,他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般,一跃成为大元帝国的宰相,而且一坐便是二十余载。
更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外界普遍认为王伦的能力平平,甚至他自己也谦逊地承认不及诸多英才,但他却始终稳坐钓鱼台,无人能动摇其地位。
世人皆道,王伦的成功秘诀无非两点:
其一,他自江鸿飞微末之时便追随左右,忠诚不二;
其二,对于江鸿飞的任何指令,无论合理与否,他都毫不犹豫地执行,达到了近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