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才反应过来,他应该和徐胜一起喊“陛下”的!>
“大明!”他马上反应了过来,跟徐胜一起大呼了一声。>
耳边听着震耳欲聋的“万岁”的声音,他便在心底跟着喊了起来。>
“天下百姓!”他张开嘴,声嘶力竭地大喊着。>
“万岁!”他在心底紧跟着大喊了一声。>
紧接着进入了正阳门的城门洞,声音像是洪钟大吕一般,回音如潮。>
前方,一片朱红色的海洋扑面而来。>
……>
朱由检站在正阳门的城门楼上。>
他既没有穿着十二章明黄衮龙袍,也没有头戴金丝盘龙翼善冠。>
南京紫禁城被苏州那位皇兄席卷一空,莫说给他留下这些皇帝行头,便是连寝宫里的夜壶都带去了苏州。>
他穿着那件他从北京逃出来时便穿在身上的白衣,外面罩着一件从戏台上搜罗而来的朱黄色龙袍。头上戴着一顶从孝陵里取出来的金冠,腰间配着一柄永乐帝的长剑。>
他静静地看着一只又一只军队从正阳门那头开来,进入午门。>
他用力地眯缝着眼睛,想要将这一只军队,每一个细节都看入眼底。>
那每一张脸,他都想记住。>
其中有许多面孔,他都能叫出名字来。>
自南下以来,一桩桩往事走马灯一般映入他的脑海。>
时光一点一点地回溯。>
最后却不经意地想起了,崇祯十六年,他在京师操场阅兵的场景。>
那时的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也是衣甲铮亮,虎背熊腰。可是后来才知道,当日在前排所看见的,都是从京师雇佣来的戏子和帮闲。>
年初的时候送李建泰西征,正阳门下李建泰一番慷慨激昂,让自己感动得无以复加。也是之后才知道,李建泰连大同也没有去,而是掉头去了自己的曲沃老家。>
眼下又是阅兵!>
时间不过半年,自己却已是几经生死,>
那时的士兵,也许有些还在今日的阵列之中。可是,朱由检相信,当日的士兵,也是大不一样了。>
来时路上,但见荒野萧疏。>
异日北归,必是万山红遍!>
层林尽燃!>
漫江碧透!>
……>
骑兵过后,又是十多辆牛车缓缓开来。>
车上装着沉重的大炮,每一门炮旁边都站立着五名炮手,肃穆而立,将目光投向城门楼上,供城门上的皇帝陛下检阅。>
其后有三辆牛车,车上摆着一挺有着粗大铳管的长铳,后面长着三只脚。车旁边还站着三名士兵,也是肃穆而立,双臂紧紧地贴在自己的裤腿上,庄严昂首。>
其后,一辆浑身幽黑的坦克隆隆开了过来,在地面压出一条寸许深的车辙。>
连正阳门大街上的青石路面,都被压成了碎末。>
街道两旁的人们顿时发出惊呼声!>
人群不由自主地跟着队伍移动,像是随风而起的波纹一般,从正阳门,一直追随到了午门。>
“皇帝长什么样子?”>
“这是你该问的问题吗?但是你总知道,皇帝的军队长什么样子了吧?”>
“嗯!”>
“如此威势,岂非天下无敌?”>
“哈哈!自然是天下无敌了!”>
“昨夜那群宵小,也是猪油蒙了心,竟然挑衅我大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