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并非能臣,唯有矜矜业业,以勤补拙。>
到底还是得到了陛下认可的啊!>
这大明万里广厦,也有他所添的一砖一瓦!>
原来是有人看见的!>
……>
奉天殿上,上个月的那一场血战的痕迹已经被清洗得干净了。>
徐胜位列朝班,同几位大学士一起,坐着听诏。>
宣旨的是一位名叫韩良的太监,乃是朱由检最近从内官中拔擢的新人,识文断字,人也机灵。胆子小,手脚也干净。>
徐胜同这位内官聊过几句天,得知这位太监乃是通州人士。在魏忠贤权势熏天的时候,因为犯了错处,被打发来南京守孝陵。如今倒是因祸得福,一跃成了司礼监行走。>
王承恩站在朱由检的身后,这两主仆,如今一人失了胳膊,一人打着绷带,看上去模样却有些滑稽。>
徐胜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反正他听得有些无聊。>
实在是朱由检憋了这么久,如今将他所有的谋划,都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中枢体制,从此以后,将改为内阁七大学士和十二部。>
七学士为:徐胜、朱聿键、史可法、高弘图、候恂、顾炎武。缺一人,容后再补。>
十二部为:科学部、陆兵路、海兵部、教育部、商部、工部、农部、户部、礼部、法部、刑部、吏部。>
地方体制,因循旧例,设布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司。>
金陵为留都,设神机营、枢机营和锦衣卫。>
野战分四军,设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四都督,分别以黄蜚、高杰、黄得功、阎应元任之。>
又有各级官员的任免的递进规则,一概做了完备。>
其中有涉及君权的部分,更是破天荒地规定了,若帝位缺失,当由太子即位。若太子无法即位,内阁中任何一位阁臣提名,若能获得一半或一半以上联署,可拥立新君。>
以徐胜看来,这就是典型的‘皇权内阁制’了!>
对于大明朝该施行什么样的制度这一点,其实在大夏国那边,颇做过好几番争论。>
争论的过程难以细表,值得一提的是,竟然没有人赞同所谓的‘民主制’——甚至,连提都没有人提,所以未能成为一个选项。>
反正,到了最后,亦如这大明朝堂之上所有的事情一样,由朱由检乾纲独断。>
皇权内阁!>
……>
那位韩良的太监一封一封的诏旨念下来,到了最后,连嗓音都嘶哑了。>
用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将那堆了一米左右的诏旨给念完。>
其后,群臣跪拜谢恩。>
皇帝赐宴。>
到了新月初起时,神烈山上升腾起了一朵绚烂的烟花,照亮了江南江北。>
徐胜静静地饮尽了杯中酒,默祝天下太平!>
此时此刻,他的故乡并不是中秋节,但是天穹中绚烂的火光正划破长空,比这烟花还要绚烂得多。>
喜欢陛下,我能三个月平辽请大家收藏:(.sodu777.)陛下,我能三个月平辽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