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我想那杨婷一定会这样想:“连一个小厂里的比赛都得不了名次,还想当作家?简直是痴心妄想。”>
我想向她解释,也为了再次确认她是否爱我,就又给她写了一封信。可是她不肯给我回第二封信,也不明确表示爱不爱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让蒋利兵帮我想办法。那蒋利兵找到姚其才。当我们组长姚其才知道我要去追董事长的侄女杨婷的时候,他倒不和别人一样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而是鼓励我,并且给我讲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他说:“要追杨婷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在上夜班白天有时间的时候打办公室的电话,那杨婷就坐在电话机的旁边。”“那个电话号码是多少?”我问姚其才。>
其才跟我说。不知怎么的,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你,我还记得这个电话号码,也许是它好记,也许是这件事在我心里的分量很重吧。>
我终于鼓足勇气在一次上夜班的时候找到一个电话亭拨通了那个8867520,接电话的是杨婷。她问我是谁。我说:“我给你写过三封信。”>
“等一下,”她说,“我把手上的文件放起来再跟你说话。”然后我听到电话那头响起放东西的声音。可见,那杨婷对于这件事情倒是挺重视的。我的心于是跳到了嗓子眼。>
嘴里哆哆嗦嗦地说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说的是我和她的事。“我还小,还不想考虑这个。”她说的“这个”是指终身大事。>
“哦,那就算了吧。”我说,说完,我就挂了电话。>
那杨婷愿意和我对眼神却每次都拒绝我的追求,令我很不平。我认为她之所以不接受我是因为地位的原因。因为自己毕竟只是一个农民,人家的叔叔可是董事长。>
听说她的爸爸在福建也开着厂。这样的地位,怎么会看得上我?一想到这些,我就又犯了横劲,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去深圳找一个比你更有钱的气气你。>
读者朋友知道我想到了什么?我记得那时深圳有一种报纸叫《深圳特区报》(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也会偶尔买一份看看。>
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份帮人介绍婚姻的广告,那上面写的地址是:深圳市红荔路一号青少年活动中心四楼。然后还有电话。我看到那份广告以后就留了心,就把那个地址和电话记在了一个本子上面。>
我当时的想法是万一有一天可以用到它。现在,那杨婷看不起我(我当时认为她是看不起我),我就打算去那里看一看。>
可是,当时去深圳要办进关证,而我的身份证又弄丢了。这样的话,我就去不了那里。我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办假证。>
那时在深圳很流行办假证,什么假身份证,假学历证,假驾驶证等等。我就给办假证的打了一个电话办了一个假身份证,然后又在早上八点以后拨通了那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一个清脆的女人的声音,她说她是红娘。我就问她帮助人介绍一个女朋友需要多少钱。她说她们婚介所是深圳市妇联会办的,不收费。>
然后,我又向她讲了我的情况,我说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想倒插门到深圳市区吧,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那女人在电话那头说:“你先过来看看再说。”>
听她这样说,我就挂了电话,然后又办了一个进关证,买了两套新衣服和一双新皮鞋。我又去理发店理了理发。>
本书首发于看书惘>
本书来自 品&书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