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沈北玄把前因后果,说的颇能自圆其说,
朱迪听后仍然觉得,匪夷所思,
但,没有证据,也只能将疑窦,深埋心底,
“唔,既然平安回来,
就好好休息吧!我还有事……告辞!”
日子如流水,在光阴变幻中,潺潺流淌……
朱英俊不断招兵买马,不惜重金购买洋枪,
朱家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其拉邦仅次于官府的存在,
迫于朱家咄咄逼人的形势,
张氏三雄与李家夫妻,终于放下成见结成同盟,联手对抗不利的局势。
占据核心位置的邦主,则采取暧昧姿态,维持南北双方的平衡,
迎着冬日里的第一场雪,沈家从朱仙台,搬回赤河村。
朱迪花钱在沈家原址,修建了三间大瓦房,
并且还扩建了前后院子,前院用洋灰抹平,可以当做晾晒场,很方便。
沈家院子,成为他们村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冬天,沈北玄无法像夏天一样下水捕鱼,
他最近在研究煤炭……独山镇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不过,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运输费事,
因此,各种矿产价格比较高企,
冬天来了,雪花伴随着北风呼啸,
长达五个月的冬季,令其拉邦各种燃料的价格迅速攀升,百姓们喜迎上涨!
一百斤煤,独山镇二十文就可以买到,
三叉铺要四十文,运到邦城就变成了五十文,
在没有大货车和公路的时代,纯纯的人工费,自然不便宜。
当然,富人们不管多贵都买得起,
可怜贫寒的底层百姓,只能在寒风中唱着“抖啰啰之歌”。
陆远为啥会研究煤炭呢?
因为一个偶然情况,他看见好多穷人家的孩子,每天早上到富人家门口“捡煤核”。
可能有人不清楚啥叫“煤核”,
这个时代,富人烧煤都是将煤炭碾成粉末,再兑水,
做成一小坨一小坨的煤球,晾干后收起来,随取随用。
因为实心煤球疙瘩往往烧不透,中心大概五分之一部分,仍然有利用价值,
富人家不在乎,直接扔掉,在穷人看来,这就是变废为宝的好燃料,
这幅场景,就像触发了某种记忆开关,
陆远立刻回想到在初始世界,
小的时候,家里用煤炉烧蜂窝煤的场景,
陆远记得很清楚,蜂窝煤可以百分百燃烧,
而且,燃烧热力值比实心煤球高四成,
最关键的是,蜂窝煤里,还搀杂了三分之一黄泥巴,
遍地都是的黄泥巴,几文钱弄一车,等于白捡一样,
卖掉一万斤蜂窝煤,
最最起码,能白赚三千斤煤炭的钱,
这是实实在在的暴利啊!
嗯嗯,咱不当臭卖鱼的,改当“蜂窝煤大王”狠赚一笔!
说干就干,陆远从三叉铺挑了一百斤煤炭回家,没花钱……
为啥呢?
因为煤炭生意已经被老朱家垄断,
三叉铺话事人朱迪觉得,收“好哥们”几十文钱太丢人了!
就在陆远挑了黄土,在院子捣鼓“蜂窝煤”时,
已经农闲的左邻右舍竞相前来看“新鲜”。
“玄子,又是煤,又是土,还有这木头铁皮,到底弄啥唻?”
“三婶,我弄煤炉和蜂窝煤……”
“煤炉?蜂窝煤?干啥的?”
“煤炉加蜂窝煤,就能煮饭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