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九中文 > 都市小说 > 穿越之红警抗战 > 第401章 :中国人的留学历史(4/5)

第401章 :中国人的留学历史(4/5)

上一页穿越之红警抗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六九中文在线收听!
,录取了人。

这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同年0月赴美,赴美时,另外加上了名贵胄子弟,共0人。他们所学专业大多是化工、机械、土木、冶金及农、商各科。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是其中之一。

1910年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考试仍分初试、复试。初试先考国文、英文,其中国文试题古色古香,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而英文试题则颇为时髦:“借外债兴建国内铁路之利弊说”。复试则考了西洋史、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几何和世界地理等科。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0人。

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一年后,即1911年,又招考了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庚款留美学生,一共有人。

三批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为中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许多新学科的创建者大多来自这些留美学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计划也因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而又一次中断。

……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

与此同时,自1912年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渐渐形成了*。由吴敬恒、蔡元培、汪精卫等人组成的“留法俭学会”,利用当时法国因欧战而急需劳工的机会,组织中国青年赴法,以工求学。勤工俭学的计划立即得到了青年们的热烈响应,赴法人数逐年增加。到1920年左右,在法的中国学生已达2000多人。

……

从0年代中到0年代末,中国社会在经过近百年的战乱之后,终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1928年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的留学事业再一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当年政府留学生派出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这种冲击的强烈程度。

……

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自1932年起,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并于1935年,达到高峰1033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政府宣布了留学限制的暂行办法,留学人数立即锐减,于1941年跌至谷底,全年只有人。

1942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政府开始放宽留学政策。先是废止了留学限制规定,然后在1944年举行了英美留学奖学金考试。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1946年月,举行了全国公费留学考试。一时应考者多达4436人。而这一年,留学总人数也已回升到730人。

但是,紧接着,中国又经历了另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化。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就要开始。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近代留学的历程,不能不令人深深感叹。容闳的幼童留美计划因清朝统治者的愚昧和腐朽而毁于一旦;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由于革命爆发而被迫中止;30年代的留学事业又备受战争的冲击。近百年的留学史几乎没有多少风平浪静的时候。

其实,一百多年来中国全部近代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艰难的历史进程几乎每隔十年就要被农民起义、外敌人侵、政变、内战、革命、政治动乱所打断一次。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穿越之红警抗战章节列表下一页